最高罚三万!抗菌药使用的这3个坑,诊所千万别踩
马上进入秋冬季节,来诊所看头疼脑热、感冒发烧之类的患者越来越多。对于这类疾病,除了用缓解症状和消炎的药,很多医生还习惯开点头孢、阿莫西林。有些患者希望好快点,还会让打针或输液。
殊不知,这些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处方,很可能让诊所和医生面临卫健委的警告、罚款甚至被吊销执业证。
向右滑动,查看更多处罚案例
这些诊所被处罚,都是因为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。
正常开药输液
怎么就被罚了?
抗菌药物种类繁多,除开抗结核病药、抗寄生虫病药、抗病毒药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,卫健委将其余的抗菌药物分成了三级:非限制使用级、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。级别越高,使用限制越大。

抗菌药物分级管理
诊所使用抗菌药物,一定要按照它的分级管理要求来。小管家翻阅大量处罚案例后发现,诊所因为抗菌药物被罚,多半是踩了下面这3个坑:
● 未经过当地卫健委核准,就输注抗菌药物
● 医生未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,就开药
● 医生有处方权,但越级开药。如执业医师开具限制使用级、甚至特殊使用级的药物
踩坑后,医疗机构一般会面临警告、最高3万元的罚款,医师还可能罚以暂停执业、甚至吊销执业证书。
诊所做好这3点
抗菌药规范使用
说了这么多,诊所应该怎么使用抗菌药物,才能避开这些坑呢?小管家整理了下面这3点。
1. 诊所取得抗菌药输注资质
诊所输注抗菌药的情况很常见。有打针输液项目的诊所,都最好按照当地规定,取得抗菌药物静脉输注资质。
怎么取得资质?
咨询或关注当地卫健部门发出的通知,按照通知内容配备相关人员、药品和设备,并提交相关资料。待执法人员现场验收通过后,即可核准、公示抗菌药物静脉输注资质。

某地开展核准工作的通知
2. 选择有处方权的医生开方
患者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时,处方要让有相应处方权的医生来开。
怎么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?
参加由当地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,考核合格后,根据职称等级,可获得相应级别的处方权。
初级职称: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
中级以上职称: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
高级以上职称: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

某地公示授予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名单
3. 不越级使用抗菌药物
医生在开具体药物时,只能开自己处方权范围内的抗菌药,不能越级。
怎么看抗菌药物的管理级别?
各地都有发布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》,里面明确了各类抗菌药的管理级别。不过,各地目录存在一定差异,有的省份纳入品种有200多种,有的只有100来种。
同一种抗菌药,在不同省份的管理级别也可能不同。
比如说氨曲南,在海南、陕西等地属于限制使用级,在江苏、四川、甘肃等地则属于特殊使用级。
小管家整理了各省的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》,扫描下方二维码,添加小管家企微,发送所在省份,即可领取当地抗菌药分级目录。


清单部分内容
ABC诊所管家是小管家新开的订阅号,会给大家带来更全面的、与诊所相关的内容。包括怎么开办诊所、医保定点如何办理、ABC诊所管家功能介绍、诊所经营策略等等,欢迎大家点个关注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