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罚案例
超范围执业

医保加大处罚力度!超范围执业,可能被解除医保

医保检查是越来越严了。

2024年12月底,四川成都最新发布了《成都市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完善 2024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内容的通知》,文件中大幅加强了超范围执业的处罚力度。


原本只是「不予支付或追回已支付的医保费用」,现在则要「中止协议」甚至「解除协议」。


图片

截图来源:成都市医保局


不只是成都,还有台州等城市,超范围开展诊疗服务项目的违规行为,也会带来中止医保服务协议的处罚。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省市的医保,加入这一行列。

中止、解除医保协议可不是小事。现在大家看病都习惯用医保支付,诊所刷不了医保,难免流失很多客户。

许多诊所老师还不太了解「超范围执业」,很可能不经意间就触发了违规。今天我们就来讲讲:


哪些行为,可能涉嫌超范围执业?

超范围执业,还会面临哪些处罚?

诊所如何避免超范围执业?



01

哪些行为

可能涉嫌超范围执业?



超范围执业,就是指医疗机构未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、地址开展诊疗活动。其界定主要是查看两个证件,比对和诊所日常诊疗范围是否相符。


● 一是诊所《诊所备案凭证》上登记的诊疗科目。比如诊所只登记了内科,却给患者治疗妇科、儿科疾病,就属于超范围执业。


● 二是医生《医师执业证书》上的执业范围。比如妇科医生不在时,内科医生“顶班”看妇科疾病,就是超范围执业。


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》规定:“医疗机构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的,按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处理。”

因此,诊所超范围执业,往往会被同时认定为「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」,也就是“使用无资质人员开展医疗服务”,这项违规行为的处罚就更重了。

根据公开案例,小管家整理了超范围执业的一些常见情况和处罚,大家可以参考着自查一下。


图片



02

超范围执业

卫健、医保部门双罚



对于超范围执业,目前是多部门联合执法,医保局和卫健委两大部门都会查处,只是管理角度和目的不一样。


医保部门


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开展的项目,如果将费用纳入医保结算,那医保局会从医保基金损失的角度,追回医保基金,并进行处罚。

有些地区罚款就行,有些地区还会中止/解除医保协议。


图片


图片


那如果没开医保,或者不用医保结算,诊所就可以随意执业了吗?

也不是,医保局会将超范围执业的违法情况移交给卫健部门处理。


卫健部门


从合法行医的角度进行监管。超范围执业的诊所和医生都会面临处罚,轻则警告,重则罚款,甚至吊证。
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向左滑动,查看更多真实案例


超范围执业,实在是诊所经营的一条红线,不可跨越。那诊所和医生如何避免呢?



03

诊所如何避免超范围执业?



术业有专攻。诊所接诊时,要严格比对《诊所备案凭证》上的诊疗科目,让医生看本专业的病,不能心存侥幸“都是常见病,顺便看一下”,更不能纳入医保结算。

如果超出诊疗范围的患者实在多,诊所可以考虑增设相应科室,拓展服务范围。诊所如何增加科室?可以点这里详细了解。

增设科室所需的资料,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,找小管家免费领取。

图片


此外,由于各科疾病多有交叉,临床上有很多情况,难以明确界定是否超出了执业范围。这时,诊所最好提前向卫健委或执法部门请示,确保合法行医。

现在监管越来越严格了,大家一定要熟悉相关法规政策。小管家也会经常整理最新处罚案例和应对方法,帮助大家轻松避坑。欢迎大家点个关注,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消息。

相关阅读:
赚35元罚了3万!诊所药品,这三个问题重点检查
因为一纸病历,7家诊所被罚1万+……

诊所医生如何判断处方是否违规?

👇️点击“阅读原文”

申请系统免费试用

相关阅读:

想试试吗?

ABC助您轻松开诊,无忧经营

有专人在 3 小时内为您提供
免费诊所经营建议,并进行产品演示。
试用
手机号